/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2016科研工作进展-基于复合型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系统研究

01月04日


便携式电子器件,尤其是可穿戴/可植入生物医疗电子器件,如智能手表、心脏起搏器等,大都依赖锂电池等储能单元进行供能,当电池能量不足时,需频繁充电或更换器件,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将人体蕴藏的能量(包括心跳、呼吸、行走等)收集起来用于驱动便携式电子器件,实现其超长续航乃至“一次植入,终生使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代表性技术为纳米发电机,即基于压电或摩擦电效应,将外界力学激励直接转化为电能,实现电子器件或系统的自供能运行。特别是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选材广泛、易于制备、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可穿戴/可植入电子领域。

本实验室对纳米发电机的力电转换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运用材料学、电子学、力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的方法和手段,研制了基于压电材料掺杂(钛酸钡纳米颗粒)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复合型纳米发电机。其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可达60V/1μA,器件尺寸仅为1.5cm×1.5cm×0.2cm,实现了输出功率97.41mW/m2及能量转化效率大幅提升80%。我们同时构建了适用于复合型纳米发电机的能量管理及传输模块,并对器件及系统进行柔性封装,使其在液体等复杂环境中依然保持优异性能,验证了其用于自供能可穿戴/可植入电子系统的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供能系统的通用性,我们针对复合型纳米发电机的结构及力学特性,设计了“即插即用”的柔性同轴型接口,可大幅提升自供能系统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的便捷性与普适性。

   


   

基于压电材料掺杂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复合型纳米发电机结构、原理及自供能系统



(审核:)
编辑:姚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