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LSS)是未来人类实现在外太空长期自治生存的瓶颈技术,刘红教授团队面向载人航天前瞻性需求,2016年以来承担完成一系列载人航天预研、国防基础科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1篇,突破了BLSS长期稳定运行生物调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前期基础上,升级发展了空间基地BLSS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完成了世界上时间最长(持续370天)、闭合度最高(达到98%以上)的“月宫365实验”,标志着我国该项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月宫一号所取得的实验数据为我国空间站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月宫一号的理论和技术将为载人月球科研站等载人深空探测的生命保障提供基础。“月宫365实验”图片入选2017年《Nature》杂志最佳科学图片,月宫一号成果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展出。月宫一号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刘红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当选全国优秀教师。
刘红教授作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始终坚持带领团队开展航天生命保障和健康生活的科学普及工作,将科技创造与科学普及紧密衔接,拉近重大科技成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为提高中小学生等公众的科技素养做出了重大贡献。月宫一号在首届“中国航天日”主题展、香港回归20周年的科技创新展、北京市科技周展等科普活动中展出,累计参观人次百万以上;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腾讯等平台开《太空生存》主题直播讲座,知乎上开《太空生存》慕课课程,“强国课堂”讲课等线上科普活动,累计参与观众和学员二百万以上;出版了《太空生存》和《月宫日记》两部科普图书;月宫一号作为北京市科普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科普接待一千余人次;开发了“小小月宫”科普装置并在北航附小投入使用,正在进行全国推广;《月宫一号》科普视频荣获2017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

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