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议名称:2017年生物医学工程国际评估
会议时间:2017.8.6-8
会议类别:国际评估会议
人数规模:80
由来自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科学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15位国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的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第二届国际评估委员会,听取了樊瑜波教授对该学科近两年以来各方面的进展情况报告,报告内容涵盖生医学院总体发展、人才培养、各研究领域的学术。同时为增进对学院各方面情况了解,评估委员会专家并分别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座谈,参观了各研究方向实验室。在此基础上,结合此前半年内生医学院按照评估委员会要求提供的近五年发展报告、SWOT分析、国内外对标分析报告、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其他国际咨询委员会要求的材料,掌握了生医学院的发展的脉络和基本情况。
经过为期三天的考察了解,评估委员会对学院整体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院主要科研方向给出了具体评估意见、问题不足及具体解决方案。生医学院将不断聚焦基础研究、引进高端人才、扩展新的研究领域、增加跨学科多领域合作。
2、会议名称:康复工程前沿技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11.1-5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120
2017年11月1日,康复工程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为期4天,定向邀请国际国内康复工程、生物力学领域权威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交流康复工程前沿,解读国家近期出台的康复产业和科技政策,旨在促进康复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开展产学研深入合作。
会上国内外康复工程领域权威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对各自的学科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围绕康复工程领域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并与康复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方向科研人员等120余人展开认真的讨论,为进一步促进康复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学研用深入合作,帮助康复工程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更好地把握前沿技术动态和国家健康及康复领域的新政策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场合。
交流会后专家一行到逸夫科学馆各方向实验室进行了参观交流,同时就未来深入开展国际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团队建设等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期待未来签署院校合作协议。
3、会议名称:北京-迈阿密脊髓损伤合作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5.13
会议类别:合作研讨会
人数规模:80
2017年5月13日北京-迈阿密脊髓损伤合作研讨会在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举行。签约方托马斯(Thomas)北京研究院于2017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成。该研究院以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文理学院院士托马斯·聚德霍夫命名,由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托马斯·聚德霍夫三方共建。Thomas C. Südhof教授于2017年2月加盟北航,并担任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本次“北京—迈阿密SCI修复计划”协议确定并向社会公布了中美脊髓损伤合作临床试验具体细节,探讨了我国医学临床试验的体制机制如何适应全球协同创新的新形势,对我国原创临床科研成果取得国际认可并走出国门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与Thomas C. Südhof教授签约的北航李晓光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相关部门的持续支持下,经过20年潜心研究,在机理上突破了脊髓损伤不能修复的世界性难题,首次证明通过植入特定生物材料可激活成年动物体内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新生神经元并修复损伤,颠覆了“中枢神经损伤不能修复”的公论,在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枢神经损伤修复项目将有效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促进脊髓损伤修复技术产业化发展,带动康复医学产业和高新医用生物材料产业发展,形成北京市生物医药领域新的产业支柱,为首都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4、会议名称:北航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7.11.6-8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40
11月6日-8日,2017年北航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来自英国伦敦学院大学(UCL)、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内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江苏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国际著名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家、澳大利亚科学技术与工程院和科学院双院院士、卧龙岗大学Gordon Wallace教授,国际著名生物材料科学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UCL的Mohan Edirisinghe教授等就3D生物打印、外科植入材料、疾病监测技术、抗菌纳米材料等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研究主题进行了17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场气氛非常活跃热烈。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就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议,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的下一步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