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2018年国内外学术交流-主办及参与大型学术会议情况

12月27日


1.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与先进制造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08.14-16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超100人

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与先进制造研讨会于2018年8月14到1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主要议题是临床与康复生物力学中的骨科、心血管以及其他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及先进制造。大会主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樊瑜波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Scott Hollister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Brian Deby教授共同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由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王丽珍教授担任。参会代表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埃默里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纽约城市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招商局等海内外知名高校、临床医院和企业、管理机构等,参会人数超过100人。会后还邀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器械审评中心领导及相关企业领导、与会专家、参会代表等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针对“产学研”进一步更深入的交流,并在会后形成前沿科技进展报告。  

 

2.2018年康复工程学术大会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18.09.06-09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超500人

2018年康复工程学术大会暨国际康复工程高峰论坛于2018年9月6日-9日召开。大会主席由国家康复中心主任,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樊瑜波和实验室流动人员张明教授担任。本实验室骨干人员李德玉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还包括北美康复工程与辅助器具协会(RESNA)两位主席、IEEE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EMBS)副主席、芝加哥康复研究所(RIC)前副主席等世界康复工程领域权威专家,以及国内康复工程领域重要专家。会议探讨和交流了康复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内容既涵盖假肢矫形器等传统康复辅具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包括康复机器人、神经康复、心脏康复等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所面临的挑战。本次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既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的深入贯彻落实提供重要了推动力,也为中国与国际在康复工程领域的深度实质性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还为医学与工程的融合、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协同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3.2018年国际医疗手术器械及生物制造论坛

会议时间:2018.12.02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超过100人

2018年12月2日,2018年国际医疗手术器械及生物制造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唯实大厦举行。会议邀请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的Arai Fumihito教授、意大利比萨圣安娜大学的Cecilia Laschi教授等知名教授专家莅临北航,讨论医疗手术器械的发展前景及生物制造相关技术。论坛吸引了许多专家教授参会,推动了医工交叉领域的发展与合作。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樊瑜波教授出席论坛并做报告。实验室骨干成员王党校教授也参与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吸引了百余人参会,各位专家教授在大会上热烈讨论,建言献策,为与会的医疗从业人员、工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有力的合作交流机会。                      


4.定制式植入物学术沙龙

会议时间:2018.07.06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200

2018年7月6日,北航医工交叉沙龙系列第一期:定制式植入物学术沙龙于北航如心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该沙龙主席为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郑诚功教授(北航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北航国际植介入医疗器械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和蒲放教授(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会议邀请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樊瑜波教授、澳洲墨尔本大学的Peter Lee教授、英国伦敦密德萨斯大学的华佳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忠军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郭卫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的李众利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的杨柳教授、北航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王超博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粉末冶金所的贺卫卫博士、国康的李剑助理研究员等骨科临床与医学工程的专家学者以及纳通、力达康、爱康、康力、普利特、竞升等骨科产业界的朋友集聚一堂,对定制式人工植入物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深入探讨。探讨的主题集中在各类材料于定制式植入物的应用,定制式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及颞下颌关节的设计,以及多种定制式植入物的材料、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等方面。该沙龙受到相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实际参会的人数达到近170人。


5.首届北航医用光子学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06.11

会议类别:国际学术会议

人数规模:超过70人

2018年6月11日 “首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用光子学国际研讨会暨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医用光子学研究所成立大会”在北京市北航唯实大厦举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几个机构的7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王璞,岳蜀华,汪待发,李介博老师负责会议的组织和筹备。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大会共同主席樊瑜波教授出席并致辞。樊教授热情地欢迎了参会的特邀嘉宾,介绍了北航在医工交叉,生物力学领域的重要布局和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了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在前沿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临床转化应用及产业化等重要领域的发展前景,着重介绍了北航医工交叉平台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医用光子学。首届北航医用光子学国际研讨会的举办为医用光子学、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各领域专家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6.北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双边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8.05.23-24

会议类别:双边性

人数规模:20

2018年5月23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代表团在逸夫科学馆会议室举办了双边学术研讨会。北航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王豫、郑丽莎、孙安强、康红艳、王亚伟、杨肖、贾潇凌等老师参与组织该研讨会。会上王豫副教授和Nicolas BAEYENS教授首先介绍了双方情况。此后,双方十余位教授学者分别在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医学图像处理、康复工程、干细胞研究等多个领域作了精彩报告,并与参会人员开展了充分讨论。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化了北航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合作关系。


7.北航-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双边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11.17

会议类别:双边性

人数规模:20

      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主席Edward X.GUO教授邀请,北航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邓小燕、牛海军、王丽珍、王豫、刘笑宇、岳署华、谢倍珍老师到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参与学术交流双边研讨会,同时就双方在生物医学工程、医工交叉领域的合作进行探讨。会上,邓小燕教授做了关于血流动力学在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运用的报告,王豫副教授就手术机器人在健康领域的前沿运用做了报告,岳署华副教授就医工光子学前沿技术研究发展做了报告。双方还探讨了生物力学,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新技术问题等。


8.北航-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图像三方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11.05-09

会议类别:双边性

人数规模:20

受悉尼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院长,David.Dagan FENG教授邀请,北航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刘涛,许燕,浦放,王丽珍,王玲老师到悉尼大学参加北航,悉尼,墨尔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合作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三所大学的教授就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生物力学和康复工程研究技术进展情况进行多场演讲。同时,与会者还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广泛讨论,如脑成像和数据挖掘、超声成像和信号分析、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建模(血流动力学系统、骨骼和肌肉)、康复工程等。


9.北航与英国UCL医工交叉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12.17

会议类别:25

人数规模:双边性

12月17日,2018年北航与英国UCL医工交叉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皇家骨科医院等单位多名国际知名学者来学校交流讨论。UCL是世界上领先的生物医学科研中心之一,拥有四所世界著名医院,是全欧洲最大医学研究机构,拥有15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及本重点实验室1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人员就组织工程、骨修复、纳米仿生材料、生物复合材料、新型医用记忆合金、人体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就UCL与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下一步合作开展了深入讨论,初步确定双方将在3D打印骨组织修复、生物仿生材料、医用记忆合金、生物电子器件等方向尽快开展深度合作。


(审核:)
编辑:姚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