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2022年 “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第二场)

12月03日

MEDNTD编辑部 MEDNTD Journal  2022-12-03 发表于北京

12月03日,北京时间早9:00-10:30,2022年“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2)(第二场)于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如期召开。


本场会议邀请到密歇根大学徐蓁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儒雅教授,分别作了《lmage-guided, Non-invasive Ultrasound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和《离电子柔性传感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弛教授主持。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达153人。


 

张弛教授主持


徐蓁教授做学术报告

徐蓁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无创伤消融技术的种类和弊端,从而引出本次报告的新技术-基于超声的无创伤消融技术(histotripsy);随后,徐教授介绍了利用超声进行无创伤消融的原理,以及这个技术在肿瘤消退、刺激系统免疫效应、选择性效应(selective effect)方面的研究;最后,徐教授分享了基于超声的无创伤消融技术临床转化,新设备在临床治疗肝脏肿瘤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成果。


李儒雅教授做学术报告

李儒雅教授首先展望了柔性传感技术用于健康监测的未来,希望能够通过新型柔性传感技术拓展对人体探测的传感边界;然后,李教授介绍了用于健康监测的柔性力学传感原理,以及不同原理的特点;接着,报告着重介绍了离电子柔性传感技术,以及这个技术在肌肉运动状态监测、上呼吸道阻塞监测、压力脉搏波监测和外周血管血流灌注监测方面的应用;最后,李教授提出了通过临床测试对系统性能进一步验证的展望。


学术交流

报告后,徐蓁教授和李儒雅教授分别就参会学者的提问,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与深入的探讨


本场会议分享了两位资深学者利用生物医学超声和生物医学传感新技术解决临床问题的经历和成果,为本领域学者在医疗技术、医疗器械与装备的创新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医工交叉融合,促进了医疗技术、医疗器械与装备的创新与发展。


会议简介

本次会议由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主办,由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协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时间为2022年11月25日至2022年12月31日。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MEDNTD,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创刊于2019年,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编委会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组成,北航樊瑜波教授为创刊主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Scott Hollister教授(2019-2022)和Ahmed Elsheikh教授(2022-2025)担任共同主编,郑诚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期刊于2019年被DOAJ收录,2021年被Scopus收录并被列为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旨在为全世界医工交叉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机构出版和传播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服务。收稿范围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和测量、生物医学成像、医用机器人、生物力学、康复工程、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光子学、医疗仪器和医学信息学等交叉研究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团队成员关注并投稿!


期刊网址: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medicine-in-novel-technology-and-devices

投稿网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medntd/default1.aspx

编辑部联系方式:

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


(审核:)
编辑:姚杰

最新新闻